本站讯(通讯员 马丽颖)2025年5月23日至25日,由天津大学牵头组建的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材料类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教学研讨会在云南大学成功举办。来自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海南大学、福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14所成员高校及化学工业出版社、冶金工业出版社的近60位专家学者和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会议开幕式由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院长张文华研究员主持。云南大学校长马文会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他代表云南大学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对参加会议的专家对云南大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并介绍了云南大学的办学历史和区位优势。马校长表示,希望依托虚拟教研室平台,通过探索新型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改革及基层教学组织建设,逐步提升材料类专业教师育人能力、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教育培训质量。
首先,虚拟教研室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赵乃勤作了“虚拟教研室工作报告”,介绍了虚拟教研室近年的主要成果和进展。邀请报告环节,福州大学教务处处长、国家级教学名师于岩教授作了题为“材料专业图谱教学应用”的报告,分享了福州大学知识图谱的教学实践应用经验;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曹文斌教授作了题为“数据驱动、AI赋能的课程与专业建设探索”的报告,介绍了北科大材料人才培养的创新实践举措;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王红洁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赋能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的初步探索与思考”的报告,分享了AI在材料类人才教育培训中的应用经验;云南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王毓德教授、万艳芬教授,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张璇教授,西南交通大学黄兴民副教授,化学工业出版社及冶金工业出版社等分别就材料类本科生人才教育培训、面向地方产业需求的材料类人才教育培训、“人工智能+”人才教育培训、校企共创一流材料类课程和AI时代数字教材建设等主题进行了专题报告;专题研讨环节,与会代表们就AI和大模型时代背景下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进行了交流研讨。
此次研讨会深入推动了包含中西部高校在内的校际合作,加强了材料类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模式改革虚拟教研室各成员单位的沟通交流,推动了材料学科和AI、新能源等前沿领域的深度交叉融合。今后,本虚拟教研室将继续在材料类专业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综合改革、AI赋能教育教学、学科大模型等领域开展相关工作,携手助力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着力构建面向新工科的多维协同育人体系,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供重要支撑。
上一条:筑牢防诈“防火墙” 护航青春高考季:天津大学联合天津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开展反诈主题法治宣传
【百卅天大】国家要说明,天大化工就干什么——记天津大学化工学科百年报国之路
“共话地球未来”——天津大学地球系统科学学院成功承办国际青年人才来华交流项目(CEP)
经管学部干旱区水治理高端论坛暨南疆水系统科学与工程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成功举办
一歌一画映初心,津疆携手谱新篇——《天大,天山梦》见证新疆干部与天津大学三十五载情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十五五”宏观管理与政策学科资助战略专题研讨会在天津大学成功召开